您所在位置:首页>起名知识 >山海经原名

山海经原名

发布时间:2025-04-22 01:16:12文章类型:原创文章
起名头像
方圆起名网林大师
资深起名专家

山海经原名

《山海经》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,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。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。该书作者不详,古人认为该书是“战国好奇之士取《穆王传》,杂录《庄》、《列》 、《离骚》 、《周书》、《晋乘》以成者” 。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,作者亦非一人。 《山海经》全书现存18篇,其余篇章内容早佚。原共22篇约32650字。共藏山经5篇、海外经4篇、海内经5篇、大荒经4篇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作13篇,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。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,包括山川、道里、民族、物产、药物、祭祀、巫医等。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、女娲补天、精卫填海、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。

《山海经》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,对中国古代历史、地理、文化、中外交通、民俗、神话等的研究,均有参考,其中的矿物记录,更是世界上较好早的有关文献。 《山海经》版本复杂,现可见较好早版本为晋代郭璞《山海经传》。但《山海经》的书名《史记》便有提及,较好早收录书目的是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至于其真正作者,前人有认为是禹、伯益、夷坚,经西汉刘向、刘歆编校,才形成传世书籍,现多认为,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。 对于《山海经》的内容性质,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,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,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 ,如鲁迅认为“巫觋、方士之书”。现大多数学者认为,《山海经》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。

山海经原名

《山海经》,原名《山海图》。

山海经是图文并茂的上古地图。西周覆灭时,战乱到了首都。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地图过于巨大而无法带走,或者没有权限带走。所以,其中的史学人员以莫大的毅力,将这张地图上的内容转换成了一本平铺直叙的描述记录。然后,逃难到了南方的楚国。后来,秦始皇焚书坑儒,大量古籍被毁。

《山海经》仍奇迹般地流传到了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奇人——东方朔的手中!东方朔凭借这本古书上的知识,成功地预言了皇宫内新进献的一只无人能识的、稀有的鸟的饮食习性。从而,名声大震,吸引了汉武帝的注意。从那时开始,《山海经》被大量印刷,流传于世。这说明,以前就有濒临灭绝的生物记载在这本书中。只不过,那些动物大部分灭绝了。

山海经原名

1、相柳,上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凶神,共工的大臣,出自《山海经·海外北经》。蛇身九头,食人无数,所到之处,尽成泽国。

2、西王母,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的昆仑山,是女仙的首领,主宰阴气,在汉族羌族神话中,王母有时也被认为是创世神。

3、女娲,又称娲皇、女阴,史记女娲氏,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,是福佑社稷之正神。其在《山海经》中的记录出现在《大荒西经》中,其身后肠子化为十名神人,号称女娲之肠,位于栗广之野。

4、颛顼,五帝之一的北方天帝,其事迹出现于《山海经·海内北经》等多处,主要内容有颛顼生诸国,绝地天通,死后复苏化为鱼妇等。

5、少昊,五帝中的西方天帝,又称白帝,其事迹出现在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、《大荒南经》、《大荒北经》等处,是五帝中位份较高的一位神祇。

山海经原名

《山海经》,全称《山珍海味经》,不管是天上飞的,地上走的还是海里游的,在《山海经》之中,都要经受素质三连的灵魂拷问

山海经原名

原名是“五藏山经”和“禹本纪”

山海经原名

《山海经·海内经卷》是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地的楚人合作编写的图书。

山海经原名

《山海经》原来是有图的,叫《山海图经》,魏晋以后已失传。

展开剩余内容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