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海楼,可久负盛名了,唐大诗人杜甫云“浮云连海岱,平野入青徐”,说的“海岱”就是望海楼。因为它的初名叫海岱楼,原先建在一平台之上,台上起楼曰海岱楼。道光年间南河总督完颜伟重新修建,其子撰楹联歌其盛况:“与水不争能,力尽八年惟注海;升堂思肯构,目穷千里更登台。”
因楼呈等边八角形,又名“八角亭”,塔式砖木建筑,内供文昌帝君神像,四周挂满文人墨客诗词书画,是那时文人游览会集之地,故俗名望海楼。
“海岱楼”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宫殿。《山海经》中记载:“海岱之山上有金华宫,宫之周围围以玉阶,玉阶上有金菡娇,又谓之金欢娇。其宫中有大庭,庭上有珠楼。”
传说中的海岱,是一座神秘的海底山,据说座落在黄海之中,周围有巨大的珊瑚群和奇异的海洋生物。海岱楼是这座山下的宫殿,由于传说中它的富丽堂皇,成了古代文学中常用的诗意描写。
海岱楼意思是:“海”:寓意 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”。齐盛湖虽不是大海,但它仍以宽广的“胸襟”包容这座城市。海岱楼立于湖畔,更是彰显出这种容纳融合所带来的非凡大气。
“岱”:“岱”字是泰山的别称。在《后汉书》中曾有“太山较好告代之处,为五岳之宗,故曰岱宗”。因此“岱”字又被赋予了雄伟之意。以此字为名,海岱楼自然带有一览天下的豪迈气概。
海岱楼位置在齐盛湖公园,是淄博城区中轴线的重要地标。公园内主体建筑海岱楼为一组仿汉代塔楼式建筑。
平面采用我国传统形式布置,由台基层、主楼及屋面设备层组成。它的地位有点像济南之于超然楼。
海岱楼是一个仿汉代的古塔建筑,也是齐鲁文化岱青海蓝的一个代表。
意思是指在山东省渤海至泰山之间的一座名为海岱的高楼。